回顾 | 在中国边地,如何做一个“新机构”?(一)

“何以谓新:白山之春2024”考察途中 ©artdbl

东北是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经历过近代战争、新民系的形成、边疆的垦殖和重工业的兴起,吃集体主义大锅饭的时代结束后,东北在当代中国的经济和文化格局中日趋边缘化。

在当代艺术方面,东北地区的遗憾也是显而易见的。而恰恰由于这个地区在国际地缘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定义,在长白山成立一个关注东北亚的艺术机构,在失语的状态中建立东北亚概念,填补当代艺术版图中缺失的部分,具有一定的紧迫性。

4月20日,由东北亚艺术文献库与打边炉联合发起的“白山之春”论坛在长白山驻留项目空间开启。我们希望通过包括此次论坛在内的一系列锚定地方、开放想象的行动,打开东北边地与世界沟通的可能性,在板结状和中心化的知识体系中挖掘出一条本土叙事的通道。

首场论坛的关键词确立为“新”,论坛通过跨学科的对话,重读与审视东北亚地区的空间、地方与风景,在历史与自然之间开启面向未来的可能性。论坛由《打边炉》主编钟刚和东北亚艺术文献库发起人李佳锜共同主持。

“何以谓新:白山之春2024”论坛现场 ©artdbl

什么是一个好的机构?什么是一个新的机构?在边陲地区如何做好一个机构?论坛从几个维度,探讨如何有效地依托于长白山和东北亚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空间,去形成当代的地方表述,从而展开当代文化的研究。

我们根据论坛成果,整理和编辑形成一则地方工作的路线图,期望在日后长期的工作当中启发和提示自身,同时亦希望与更多在不同区域默默探索的同行者分享,夹缝中生存,狭路之上也定会有相逢之时。

整理与编辑:陈颖
摄影:彭文彪
冯博一,独立策展人 ©artdbl

总体来看,东北地区一直在经历衰落,这也可以从东北三省的移民大量涌向南方得以证实。虽然东北地区从1980年代开始就产生很多艺术家,但很少有人留在这里,中国当代艺术基本还是以南方为主,因为缺乏事件,没有多少机会可以到东北来。尽管东北拥有众多学府和悠久的历史,但在文化和当代艺术方面的遗憾是显而易见的,某种程度上可谓是文化荒漠。

相对于珠三角对东南亚的关注,在东北强调东北亚的地域概念在当代艺术范围内还是较为少见的。在这种失语的状态中开始建立东北亚的概念,一个缺失的部分在当代艺术版图中开始崭露头角,这对于各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填补东北亚文化领域的空白,是一项伟大而紧迫的任务,但所面临的问题也十分艰巨。尽管情怀十分可贵,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量的案头工作和奉献精神,绝非一蹴而就,甚至需要长达十年二十年的努力。因此,必须做好持久性的心理准备。

在低成本的条件下做出有意思的反响,往往不在于机构形式,而在于是否对在地产生影响和渗透。在长白山下建立驻留空间,地理资源是得天独厚的,但在自然环境中的沉浸式兴奋度可能只会维持短暂时间。驻留创作除了感受和体验异地,还需要获得交流与对话。在这种层面上,一个兼具资料库和驻留的艺术中心,或许在驻地过程中相互勾连和嵌套展览项目和事件,构成生态的循环,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和策略,比单一性的项目更容易持续。

在1990年到2000年期间,八九十年代的前卫艺术资料大多处于地下或半地下状态,散布在民间,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获取。文献库的建立在当时是具有急迫性的,而从个人经验来看,从1990年代开始,许多文献库从开启到最终的没落原因各不相同,其中最主要的两个现实问题,一是如何建立有效的运营模式来维持文献库的生存,二是文献库的建立不仅仅是资料的汇集,而应该考虑如何使这些资料产生衍生性作用和影响。如果建立文献库,或许应该从现在开始收集、整理和汇编东北三省当代艺术的重要事件,这是建立资料库的基本工作。

一些艺术家在办个展时,常常会同时展出一些所谓的文献资料,好像这样就具备了文献性和学术性。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廉价的文献性。文献库绝不是简单的资料收集,它一定是在选择、收集、分类和研究同时进行的。否则,它就只是一个资料库而已。现在,互联网和数字化资料已经成为主流形式,这使得搜集和整理的过程更加便利。年轻一代人对此也更有经验。

即使在一线城市,建立艺术机构和项目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机构,都必须具备逆向思维,因为跟随流行的模式永远跟不上潮流。关键是要清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诉求是什么,以及如何通过独特之处来实现。任何形式的机构都会面临问题和困境,有些甚至可能长期难以解决,但这并不要紧,因为事在人为,总会有人克服困难。中国当代艺术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尤其是在当下,挣扎更是日常。

沈少民,艺术家 ©artdbl

在长白山提出“东北亚”这个概念是有道理的,作为中朝俄三国的交界处,长白山不仅仅是一座山,它具有国际性的符号意义。东北近代史上发生过很多重要事件,包括战争。我们周围的一些国家和朋友也都挺特殊,脾气也都不太好。在国际地缘政治格局中,东北亚地区具有很重要的定义。借助艺术家的视觉和语法,可以去探索可能和不可能的界限。

作为艺术家发起的项目,如何运用独特的语法、定义和环境去创建一个独特的文献库,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介入,用以形成对地方工作的思考和表述,本身就构成了一件庞大的社会学作品。

一开始我对于文献库的建立持有很强的质疑态度,这种质疑首先来自互联网信息和网络大数据对于资料搜索便利性,这就让人思考文献库在今天的意义。文献库应该不仅仅是信息的汇总,而更应该是基于自我的定位和选择,以东北亚为核心提出问题并形成研究性线索和成果,进行新的知识和文献的再造。这是一项艰巨而又枯燥的工作,但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收集这些文件时,只有通过选择,才能明确自己的方向。否则就会陷入重复他人工作或者简单地堆积资料,失去了意义。

此外,年轻的机构发起者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判断和态度,她们并不试图重复成功的经验,决定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的语法和质疑的态度去表达和回应。这一点打消了我的顾虑。

纪大海,鸭绿江美术馆创办人、馆长 ©artdbl

丹东是长白山的余脉,鸭绿江的源头也在长白山,两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面对着相同的问题。如何利用好地域资源,是我们共同的切入点,但地域特点并不是学术上的理由,学术上非此不可的必然理由,是机构设立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我在东北地区实践当代艺术的切身感受就是“放弃幻想、面对现实”,回顾2014年,在经济形势和艺术生态一片良好的情况下,我们就按自身客观条件,以最基本的生存环境来判断和规划美术馆的设置。确定美术馆在没有外援情况下的长久运营计划,包括机构简化、一年做一个展览的年度展规制,这样既符合丹东的具体环境现实,又契合了鸭绿江美术馆“非年度不可呈现”的学术理念。

如果艺术机构的项目随着经济形势变化发生中断或恢复,资金投入也随之增加或缩减,会释放错误信号,让业界无法判断。一个边远地区美术馆对当地的当代艺术的带动和影响力是很大的,但需要持之以恒才能产生效果,因此,无论经济形势如何,我们都以长远发展的理念来设置机构和分配经费,才能稳定地运营,在学术建设上用不断颠覆自己的方式来寻求发展。

在东北偏远地区做艺术项目,共通的困境是影响力有限,只有具备独立的判断力和差异性,才能有效地发声。美术馆设立之初,我们就设想了驻留项目,但至今才将计划启动,因为之前我们找不到驻留项目的差异化何在。现在我们的切入点是把驻留作为与一线城市美术馆的交流项目,并与其它项目捆绑在一起,这种具有多样可能性的驻留是我们启动的理由。

差异化是解决边远地区艺术项目困境的出口,比如“非年度不可呈现”年度展或以长白山的独特资源作为主题来做项目,看似是非常狭窄的命题作文,但这种狭窄的限制反而凸显了差异化。当然,这是在建立起具有独立学术价值判断的前提下来讨论的。

东北的当代艺术生态环境相对薄弱,长白山和丹东都在偏远地区。在这种条件下,如果还要考虑旅游资源和迎合公众趣味,就很难做出有学术品质展览项目,因此我们选择仅专注于学术建设。即便我们位于旅游城市的热门地段,也不作流量统计,因为社会和商业因素掺杂过多,学术的纯粹性就会大打折扣。权衡之下,在一个本来就没有当代艺术基础的地区,还要去迎合大众的打卡潮流,这对于美术馆学术品质损失反而更大,也起不到美术馆在学术探索上的引领作用。

在地方小城做有学术价值的当代艺术项目,不能“既要”、“也要”、“还要”。否则自身的主体性会变得很模糊。在一个资源匮乏的地方,必须发出清晰的声音,否则你在学术上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谢从旸,亚洲艺术文献库中国研究员 ©artdbl

虽然亚洲艺术文献库(AAA)已经走过二十几年,看起来我们是一个庞大、成熟的机构,但我想强调紧迫感,2000年前后,AAA的创办人在研究中国当代艺术时,发现中国大陆没有一个公共图书馆方便研究者查阅资料,这促成了他们的行动。同样,在东北地区,文献库的建立不取决于条件,而在于问题意识与紧迫感。

2015年前后,AAA重新审视已有的图书馆和数字档案后,发现我们对于中国非中心地区的了解相对较少。因此,我们开始对这些地区展开调查,并建立相应的档案和项目。我负责调研西北地区的当代艺术情况。在我开始研究项目时,发现缺乏已有的文献可供参考。因此,我的方法是通过大量访谈,与在西北地区出生或与之有联系的艺术家建立联系。

通过大量访谈,我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问题意识。在访谈过程中,我逐步发现在西北地区,尤其同南方相比,个人与地方之间有不一样的关系,西北地区内部不同地区的差异,以及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疏离感。

我们对于东北地区可能有各种先入为主的认知和想象。但是关于这个地区各种历史、文化、政治的论述如何落实到艺术工作者身上,使这些论述与艺术史的书写真正产生关联?第一步可能是通过大量的访谈来具体地提炼问题意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当地艺术工作者的生活和创作环境。

需要强调的是,档案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空间,能够向未来延伸。在建立档案时,我们要考虑材料是不是能够容许未来有不同的研究思路在其中开展,这也是评判一个档案是否值得建立的重要标准之一。

通过项目制,可以委任研究员进行相对长期的驻地研究,研究成果可以呈现为论文形式,同时也要求其转化为相对较小型的档案,具有清晰的专题线索和目标。这种方式,可以比较好地平衡机构自身团队没有办法保证稳定而深入地投入研究的情况。通过用研究来带动档案,可以确保文献的系统性,同时也能充分发挥研究主导者本身的能动性。

于晓峰,原延边州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artdbl

大自然这个艺术大师,历经30多亿年的历史雕刻,在我国东北部塑造了欧亚大陆东缘最高山峰—长白山,它用雄伟的身姿守护东北亚地区生态平衡,它以三江之水养育东北父老乡亲。长白山这个“天斧神工”的巨作,以其不变静观人类历史的沧桑巨变。从而形成了天地人合一的长白山特色文化。当世界进入新的快速发展历史时期,长白山地区人们脚步慢了下来,古老传统的长白山文化,由于人的行为规范固步自封,陷入缓慢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现状,区域文化遇到新的瓶颈期。如何打破瓶颈束缚,给长白山文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东北亚艺术文献库和打边炉,这两个一南一北,由年轻人组建的艺术家团队,邀请国内知名艺术家来到长白山,以新的思维、以新的视角、以新的格局与古老的长白山对话,这次论坛没有采风,没有展示艺术作品,而是为长白山文化现状和发展“把脉定调”。这种责任担当让我感到长白之春已经到来。这个春天不同于自然季节轮回,它是当代艺术种子根植传统文化沃土,其生根发芽必将给长白山文化带来裂变效应,这种裂变会使长白山文化以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绽放异彩。

长白山文化和泛长白山文化这两个概念的区分至关重要,混淆二者会导致概念模糊。在火山喷发后,火山灰主要覆盖的区域是长白山的核心区,其余由长白山山脉构成了泛长白山区域。历史形成的长白山文化源自长白山地区的特定文化形态,是该地区文化的核心驱动力,是根文化。而泛长白山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核心文化的影响。我们要给长白山根文化赋能,只有根深才能叶茂,长白山文化根基牢固了,围绕长白山文化的半岛文化、地区民族文化乃至东北亚文化都会由根相向而生。同时,要注意长白山文化属性和本质特征关系,切忌以文化现象取代文化特征的文化表现形式。解决这些问题有两个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是长白山文化碎片化问题,二是培育当代艺术土壤问题。

东北亚艺术文献库成立可以说是恰逢其时、应运而生,它将为长白山完整文化体系建设,为长白山文化艺术与东北亚文化艺术融合作出贡献。文献库应立足长白山面向东北亚,突出文化艺术特色,横向强化建设数据库合作平台,纵向注重文化艺术珍品的收集馆藏,特别要突出做好艺术家驻留项目,尽快形成可复制的管理发展模式,成立全国重点区域艺术家驻留项目联盟,强化合作交流,抱团取暖共同发展。

张丹,鲁迅美术学院教授,实验艺术系主任 ©artdbl

东北亚不仅仅是地理概念,它涵盖了多样性物种和丰富的人文、历史、宗教资源,具有典型东北亚景观的特征。文献库的建立需要大量的工作,包括基础性收集,重点部分还需要归纳主题,提取关键词,撰写提要及总结等工作,是相当繁杂的,需要很多人踏踏实实地做具体工作。长白山属于艺术生态比较匮乏的地区,费孝通的“差序格局”说法可以作为一个比喻,东北亚艺术文献库就像在水面上扔一块石头一样,会产生层层涟漪,这个涟漪就是秩序,如何确立主体战略,从哪入手,一旦文献库在东北亚落地,就要时刻发声,就像涟漪一样向外震动形成波澜。

长白山拥有丰富的生态、文化和人文多样性,相关艺术文献涵盖面广泛且数量庞大,其影响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然而,各种艺术元素就像量子理论中存在波粒二象性一样不断变化,各种艺术实践及事件充满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互相之间相辅相成。尽管存在不确定性,但确定的是艺术事件的介入,这可以激活当地的艺术生态系统,从展览到实地调研、从访谈到研讨会、从大地艺术到长白山综合艺术景观打造,从点到面,从波到粒形成共生的艺术景观。

长白山就像一个生命体,从微观的元素、细菌、土壤,到人类、植物和动物、昆虫,这个系统处于共生状态,其中的各个元素如何相互影响?在同一地区内,我们如何以有效的方式和策略不断引发事件,以激活当地的艺术生态综合体,并通过艺术介入生活来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谱系。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探索如何在这个独特地区内以有效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想法和声音。

纯粹的文献形式相对静态,而艺术事件的介入则可以提供生动而具有互动性的补充,与高校进行互动和教学也是增加关注度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我曾参与的一个驻留项目汇聚了各个领域和形式的人,从诗人、艺术家到民间做刺绣的老太太,多样性的交流可以构建良性的知识生态,东北亚艺术文献库的建立同样需要来自各方面的艺术资源支持和参与。

于广义,电影导演 ©artdbl

长白山地区的文化背景十分丰富多样,涵盖了广阔的地域范围和丰富的民俗传统。在这片土地上,每一处山川河流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人文情感,目前谈论的东北文艺复兴就建立在民间的文化土壤中。

生产方式决定了生存方式,年代久远变成了文化,长白山山脉、黑龙江本土文化里消失的民俗,散落在民间的文化艺术都以个人的力量和热情坚守着,有的时候就像山上的野草一样自生自灭,一场山火就能彻底毁灭。我的纪录片项目不仅是对当地文化的记录,更是对这片土地独特文化遗产的抢救。

封闭和寒冷反而是一种礼物,成就了我的艺术。在极端封闭和寒冷中,我体会到了人最原始的生命状态。真要把这地方的人和事读透了,它就是我们的文化,它是我们的生活。

庞伟,诗人,景观设计师 ©artdbl

提及东北和长白山时,这大美之地,一面也是苦寒之地,如果作比拟,我以为东北甚至东北亚就如同长白山,一座处于休眠期的巨大火山,历经边缘、沉寂、龙兴、迸发、封锁、战争、衰退……千万不要小看东北,它蕴含的历史能量可以说异乎寻常之大,以至能左右乾坤国运,这已被历史证明并将再次证明……但它也常被冰冻所困,被四周地缘之邻国深不可测的民族命运走向包围……这个悖论犹如火山之谜:是礼物,还是噩梦?东北是衰退还是振兴之地?它既可有火山的休眠、毁灭,又可孕育丰饶、博大,是极寒之地,亦是开启之门。

东北亚是那么不可理喻,难以言说,它骨子里的错综复杂也形成了很多禁忌,无数历史现场被屏蔽甚至完全被黑土地的厚土冰雪掩盖……当代艺术有一个珍贵的传统,就是主动担当勇敢者和求索者的角色。相对这个地方历史之丰和材料之厚,今天关于该地区所呈现的话语固化和单薄让人失望,敞亮并重新构建东北亚被覆盖被遮蔽的知识,已经变得迫在眉睫。

这一次,几个异常年轻的艺术家在东北开启的艺术计划冠之于文献,这是否意味着这不是一个仅仅停留在年轻人个体感性基础上的艺术活动,它或许能代表一个地域再造、知识再造的自觉或可能。

我对学问僵化为权力体制之学深感厌恶。如何让知识摆脱权力的桎梏和屏蔽,是一项重要和严肃的工作,人类知识如果是一棵树,根源就在于每一个生命的感知,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权威律条。我们的问题在于丧失了自下而上的大地的滋养和万水奔流的自性和率意。

长白山可以成为一种力量吗?年轻可以成为一种力量吗?最后可以避免“骑驴找驴式”的寻找自己的差异化吗?我们要询问这个地方(长白山)是否有价值反过去弥补世界的空缺,这才是东北亚文献的真正价值所在。

认知的局限和历史的遮蔽,使我们很少能真正揭示这片土地的深邃复合以及多义的价值。兴许艺术或艺术家,能续借这里某种广义的“萨满”传统,通过触感连接更深的灵魂深处、大地和时光的深处,逐渐揭示这些力量。

因此,我或许不认为学术有什么了不起,如果它和我们自身的命运血肉没什么深刻关系或深刻交集的话,学不学术都没什么意义,我们的存在也并非为了学术,世界上已经有很多机构从事着各种琐碎各种鸡毛蒜皮的工作,它们都标榜学术,这些机构不在少数,不多一家也不少一家,无谓含辛茹苦去凑这些个热闹,我更在意的是我们做这些事情是不是打开了我们自己,打开了我们周围的那些能量。是的,文献库的潜力在于重新认识东北亚大地和过去的那些复杂历史,进而重新认识我们自身,我认为这也许正是开展这项工作的根本动力和意义所在。当然,他人的经验可以为你提供参考,帮助你形成或规避某种路径。我们当然可以有许许多多的方法论的讨论,但我更在意目的论。即你做它的目的是什么?你非要做吗?你这件事是命中注定的吗?李佳锜做这件事是回答李佳锜自己的问题:还有可能吗?!

滚动至顶部